首页 » 媒体聚焦 »正文

他们在黔西南的大山里造了一座“村中城”

时间:2017-09-04   来源: 中国黔西南网

八月的册亨,下着神经质的雨,一场接着一场,一切都是雾蒙蒙的,空气里弥漫着青山的气息。

草树吸饱了水,长疯了,墨一样浓绿的肥叶子,地上蒸腾出裹脚的湿气,全是大自然的味道。

我撑着伞,寻访绣娘。

这里,绝大部分人都是布依族,因为交通十分不便,他们依然保持着非常淳朴的生活方式。

来这里之前,我从没听过册亨。

来这里之后,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这种可能,与大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股原始的力量正在蓬勃生长。

在家门口,也可以上班

位于黔西南州的册亨县,四面被群山环绕,当我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面前只有山峰,看不到人烟和道路。

我想起了出发前朋友开玩笑说的那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你要注意安全。”还好,我一向不喜欢那些自以为是的刻板印象,就用实际行动回复了那位朋友:“走,用你的皮肤去感受新闻,不要道听途说。”

为何会一定要来这里?理由很简单。

我曾在北京看过两次时装秀,对黔西南布依族刺绣作品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也是我来这里的唯一理由。

来接我的司机是当地妇联的一位秦师傅,一路上翻山越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才到了县城。

午饭过后,我们正准备去当地的“中华布依锦绣坊”看看,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我前面走着,跟我一个方向。年纪大了,又是坡地,她走得很慢,我上前去一把牵住她,与她慢慢同行。秦师傅回头笑着对我说:“不用扶,这里的老奶奶每天都是这样上下班,这段路她熟得很,早就习惯了。”

上班?

在这样一个小县城里,居然连老人家都有工作可以做,我感到非常惊讶。

听说老奶奶快八十岁了,她还能做什么工作呢?

一走进“中华布依锦绣坊”,那种强烈的民族风味扑面而来,纺线,织布,刺绣,印染,剪裁……井井有条,分工合作。

老奶奶每日的工作就是纺线,用传统的纺车,把棉花纺成棉线,这样工作一个月,可以拿到一笔还不错的收入,她很满足。

“中华布依锦绣坊”的负责人是杨胜娇,她也是一名布依族的绣娘,这些年,当地妇联和她一起积极地推动锦绣坊的工作,解决了很多本地绣娘的就业问题。仅仅这里,就有一百多个工作人员,都是附近的绣娘和一些空巢老人。

一位正在刺绣的妇人告诉我:“自从有了锦绣坊,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少了很多,现在能够靠手艺养活自己和家人了,就不用出去大城市打工了。”

临走前,我买了一个植物染的手袋,据说是在这里实习的大学生设计的。秦师傅指了指那个穿长裙子的姑娘说:“就是她设计的,这丫头不错。”

我抬头望去,那姑娘正专心地做着手头上的事,并没有被外来参观的人所打扰。

我走过很多地方,去过很多城市,现如今中国每一个旅游景点所售卖的特色产品几乎毫无差别。但这里不一样,他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布依族的模样,你在其他旅游景点看不到,也买不到。


在乡下,还有十几个锦绣坊

从册亨县城到下面的乡镇,路程很远,隔了一座又一座山。

我来的这段时间,恰好他们在进行一场绣娘培训,索性我就与这200多位绣娘同吃同住了几日。

白天,我看着她们绣花,晚上,我跟着她们跳舞。

这样的日子很是快活,布依族的女人笑起来很豪放,一点也不拘谨,说话声音也大,一点也不含蓄,她们活得很真实,勤劳又勇敢。

虽然这里与大城市的环境很是不同,但生活上实际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异了。这里的大妈也用智能手机,她们也喜欢跳广场舞,就连广场舞的音乐都跟北上广大妈喜欢的一样。

每晚八点,当她们跳起广场舞,我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大城市,而不是身在一个没有飞机场,没有高铁站的大山里。

深夜里,我开始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农村老家,推开门就可以找到工作,我们还会选择去大城市里住地下室吗?”

这里的绣娘们,每日在锦绣坊工作,也是朝九晚五,做一份工作,领一份薪水,和城市里的我们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这里的每一个乡镇都有锦绣坊,有的是政府建立的,请企业过来经营,接纳那些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让他们老有所依。

也有一些手工坊是绣娘自己的创立的,那些手艺精湛的绣娘创立了个人的工作室,接到订单之后,就把这些活分给附近的绣娘去做,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饭吃。

黔西南州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陆跃珍就有自己的团队,现如今她的工作坊里面有五十多个人,都是她家附近的绣娘。陆跃珍的刺绣技艺极具特色,除了保留布依族的本土元素之外,她还融入了一些京绣的元素,使得作品更加立体、鲜活。

她说:“在我们布依族,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有一件最珍贵的衣服,婚嫁礼服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的刺绣技艺能够一直传承的原因吧。”

这里的男女老少,就算是平常日子里,也穿着自己做的土布衣服,自己纺线,自己织布,自己染色,自己剪裁,自己设计,自己制作……

这几年,陆跃珍的团队也接到了很多订单,不仅仅是当地的,省外的订单也不少,主要以东北三省为主。订单一多,人就忙起来了,起初不忙的时候,她们还会聚在一起打打麻将。

现在,她们最快乐的事就是聚在一起做绣活,只要绣了就会有收入,一想到这点,绣娘们就唱起了欢快的歌谣。

采访中,陆跃珍总是笑呵呵的,从不说背后的辛酸,只告诉我,她这一路走来的坚持和幸运。

我问她:“其实以你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没有外界的力量强行推动,你们布依族的刺绣也能够良性地发展下去,有市场、有需求,对吗?”

她说:“嗯,是的,目前我们都是有活干的,但是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布依族的刺绣,那就更好了。”

册亨布依族几乎家家有绣架,户户有绣娘,普通绣娘有三万多个,技艺娴熟的有三千多个,刺绣是她们的民族文化,也是她们的民族产业,能够以此为生,就是最好的传承。


看见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在这里听说,我在这里看见。

它似乎与我生活过的乡村一样,但又那么的不一样。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老家,是没有任何工作机会的,除了种地,再无其他。

但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他们希望家乡的人们,不再远赴他乡,为了生计,留下老人和子女。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织就了一张属于布依族的手工艺之网,让最质朴,最古老,最精华的那一部分能够继续传承,继续养家糊口。

这束火光已经点亮,并且照亮了很多人。

但,这还不够。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如何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如何改良设计,引进更多新型理念的问题?如何避免别有用心的企业打着跨界合作实为炒作的问题?如何把小众的非遗产品与更大的市场对接?

……

我始终相信,人们之所以愿意买单,不是因为她们贫穷,而是因为它们够美。她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让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能够继续养活自己,我相信这样的作品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够美的。有价值的民族产品最终都会走出去的,不会仅仅只在本民族流传。

我来到这里,看到了一种生活方式,也看到了一份希望。

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样。只是她们生在这里,这么活着,我去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微小的一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

谁又能说大城市里的“城中村”一定比大山里的“村中城”格调更高呢?

如果未来,我的家乡也有推开门就可以工作的机会,我相信,我的父母就不会再来大城市漂泊了。


作者:倪梦丽

相关阅读
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

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

黔西南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喀斯特峡谷、峰林、天坑、溶洞等景观在这里富集,地下黄金储量大,被命名为"中国金州",高品位观赏石多,有&q...

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

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

北盘江风光。北盘江风光。北盘江一行,我们与友人各有收获。玉林写了一篇散文,春生写了一篇游记,龙成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而我,收获了一首诗:依水孕育恒古梦,造湖光照牂...

黔西南,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

黔西南,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

实习记者 聂珊珊依山傍水的美丽小区。万峰湖一景。八卦田。习惯了蓝天白云,呼吸着略带泥土清香的空气,游惯了的山水田园,那各种风味小吃留香口齿,这一切,在黔西南生活...

烟雨董箐

烟雨董箐

董箐,由于修建电站筑坝而形成的9.55亿立方米人工湖,位于镇宁与贞丰两县交界的北盘江上,其上游为马马崖水电站,下游为龙滩水电站。董箐因电站而兴,也因电站而一夜成...

参与评论

他们说...

预订常见问题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
其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