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契合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已成为引领全球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发展山地旅游,对于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增加人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兴义市在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中如何做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记者专访了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许风伦。
记者:许书记,你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许多新理念,要求我们吃透上情、把握州情、了解省情,坚定不移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奋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新跨越!结合全会新精神,请问许书记你是如何理解“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的?
许风伦:“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州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兴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总纲,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全省重大战略,又能发挥兴义比较优势、彰显兴义特色的发展新路。要坚决守住速度、收入、脱贫、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守住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生态底线,把守住两条底线转化为量化指标、具体政策、工程项目,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推动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兴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兴义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后,工作得到了省委的高度肯定,并对兴义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那就是要将兴义市打造成为国际山地旅游城市。请问,下一步,兴义如何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有些什么具体的措施?
许风伦:山地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兴义市将立足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把山地旅游作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选择,抓紧编制兴义市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的发展规划,启动“新的十大工程”,抓好项目落实,加快建设步伐。紧紧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兴义山地旅游,通过发展山地旅游,带动就业创业,促进增收致富,保护生态环境。
兴义天蓝地绿、山清水秀,境内拥有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万峰湖、泥凼石林等喀斯特地貌独有的景观景点,山地旅游资源丰富,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首先,我们刚刚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使兴义的山地旅游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现在乘势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可以使兴义获得最大的对外宣传效果,提升兴义在国际、国内旅游界的知名度;其次,兴义拥有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境内集合了山地旅游的一切要素,可以说兴义是山地旅游的天堂;最后,兴义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符合省委、省政府发展旅游的总体规划,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贵州要打造“公园省”的战略构想,将极大地促进兴义国际山地旅游城市的建设步伐。
记者:“十二五”期间,兴义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以“五个起来”“四个靓起来”为抓手,扎实推进“三化一业”,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控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将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请许书记介绍一下兴义市在“十三五”期间,落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设想和打算。
许风伦: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兴义将紧紧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和城镇化、旅游业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着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奋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按照省委、州委的部署,围绕“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总目标,“十三五”时期,兴义市将着力推动“三大战略”,突出抓好“两大行动”。
三大战略,一是工业强市战略。依托“二区一园”(威舍、清水河经济开发区,马岭轻工业园)和地方电网平台,大力发展电力、新型建材、精深加工、民族医药等产业,引进一批有税、有就业、有科技含量的好项目。二是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城镇化为核心,以“三创”为总抓手,整体推进城市绿网、水网、路网、通讯网的建设,打造具有文化、乡愁、绿色等特色小城镇。三是旅游业带动战略。坚持“大医药、大健康、大教育、大数据、大金融、大通用航空为旅游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一城三景”、城景融合的独一无二优势,精心办好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大行动,一是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全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等知名电商合作项目推进力度,打造大电商工作格局。二是大扶贫战略行动。落实“四个切实”、推进“六个精准”、抓好“四个一批”,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打造扶贫开发新模式。
黔西南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喀斯特峡谷、峰林、天坑、溶洞等景观在这里富集,地下黄金储量大,被命名为"中国金州",高品位观赏石多,有&q...
北盘江风光。北盘江风光。北盘江一行,我们与友人各有收获。玉林写了一篇散文,春生写了一篇游记,龙成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而我,收获了一首诗:依水孕育恒古梦,造湖光照牂...
实习记者 聂珊珊依山傍水的美丽小区。万峰湖一景。八卦田。习惯了蓝天白云,呼吸着略带泥土清香的空气,游惯了的山水田园,那各种风味小吃留香口齿,这一切,在黔西南生活...
董箐,由于修建电站筑坝而形成的9.55亿立方米人工湖,位于镇宁与贞丰两县交界的北盘江上,其上游为马马崖水电站,下游为龙滩水电站。董箐因电站而兴,也因电站而一夜成...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