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正文

兴义老城及古井概览

时间:2021-01-05 作者:唐泽洋 黄凌昌 来源: 黔西南日报

兴义市老城区——黄草街道办事处,系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出海通道,素有“三省通衢”“西南屏障”之称。

关于黄草坝地名的来源,较为流传的有两种:一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一声令下,颍川候傅友德领兵30万,踏进大西南,征讨云贵。明洪武十六年(1383),傅友德命黄昱(字公鼎)为黄坪营长,该营设在今兴义县域东南。黄公鼎将生产黄草的黄坪营,称为黄草坝;二是明天启三年(1623),因境内生产名贵中药金钗石斛(俗名黄草)而得名。

黄草坝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1587、1、5——1641、3、8),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他在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二十八日,从云南重返贵州,完成了追踪南盘江的考查,由江底寨步行二十多公里至黄草坝,“其上室庐累累,是为黄草坝……”“竟日守雨”,才有暇坐下来,整理他的研究心得,写就了十条札记,内容涉及地理、历史、时政诸方面,思想深刻,结论精辟。这些札记涉及黄草坝的内容较多,是有关兴义历史的最早专题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普安州十二营中,“钱赋之数则推黄草坝”为首,“其田塍中辟,道路四达,人员颇集,可建一县”。

徐霞客先生这一颇具战略眼光的建议,直到160年后的清嘉庆三年(1798),才重置兴义县于黄草坝。

清乾隆十三年三月初七日(1748年4月22日),在黄草坝修建石城墙,算得上最古老的黄草坝起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镇的开端。当时修建的石城墙,以五米宽的十字街为主,是现在老城街的雏形;围着十字街(现街心花园)布置有两至三米的街道三条、巷子两条,合围成一圈的城墙,设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和小西门,以连接城外驿道。城内有六条街道,分别为杨柳街、宣化街、川祖街、铁匠街、兴源街、豆芽街,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兴义城区建设,围绕黄草坝不断拓展。兴义临近解放的1949年,城区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兴义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后的事。从清嘉庆三年置兴义县于黄草坝,至2012年底,历经两百余年发展,兴义城市建成区面积(含顶效9.2平方公里),已扩展到45平方公里,为解放初期的四五十倍,市区常住人口30余万,城市化率48%。

兴义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处山区,岩溶发育,溪流纵横,雨量充沛,地下水比较丰富。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423毫米。境内岩溶地下水分布面广量丰,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包括动储量和静储量约3.24亿立方米。泉水流量1公升/秒以上的有13处。如地处兴义老城上游的木贾龙泉,海拔1290米,泉水由一白云岩石洞内涌出,洞口呈半圆形,高0.5米,宽0.65米,流量25.5升/秒,水质甘甜,水温21℃。原县第一酒厂,用此泉水生产名酒“贵州醇”和“兴义窖”。

从清朝至民国时期,黄草坝城内有水井20多口,其中4口为名泉。花水河(现称湾塘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水源丰富,掘地数尺即可成井。清末民初的兴义城区,人口4000余人,解放前夕约1万人,因缺乏工业,生活水平低,需水量不大。饮用水源有沙井路的冒沙井,向阳路的牛角井、四方井,市府路的双包井,城南的梅家井,笔架山的龙潭车家井,花桥河井(俗称姑娘井),盘江路与铁匠街交汇处的水口庙吊井等10余口井。其中,以冒沙井、梅家井水质最好,且水量大。居民用水主要靠人挑、抬。住在花水河沿岸的居民、饮食店、机关,基本饮用湾塘河水,有的贫民以挑水沿街叫卖为业。因此之故,在老城区光滑的石板路上,每天清晨和黄昏,挑水户们成群结队,挑着井水沿街叫卖,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据老城居民吴万康、吴忠辉、吴忠纯三位老人追忆,兴义老城区以街心花园(亦称场坝)为中心,多条街道里面散布着多家茶馆,如铁匠街的吴家茶馆,豆芽街的刘家茶馆,宣化街的徐家茶馆,湖南街的蔡家茶馆,其中又数吴家茶馆名气最大,经营最盛,门庭若市。精洁茶馆(俗称吴家茶馆),茶品精选香片、沱茶、砖茶和兴义本地古茶树产的茶叶。泡茶用水首选冒沙井井水,生活用水选用湾塘河水。茶客根据人数及爱好,可选十铜钱一大壶或五铜钱一小壶、三铜钱一盖碗等,并可另选茶点下茶。客人一边喝茶吃茶点,一边闭目听说书,优哉游哉,直似神仙!

相关阅读
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

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

黔西南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喀斯特峡谷、峰林、天坑、溶洞等景观在这里富集,地下黄金储量大,被命名为"中国金州",高品位观赏石多,有&q...

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

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

北盘江风光。北盘江风光。北盘江一行,我们与友人各有收获。玉林写了一篇散文,春生写了一篇游记,龙成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而我,收获了一首诗:依水孕育恒古梦,造湖光照牂...

黔西南,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

黔西南,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

实习记者 聂珊珊依山傍水的美丽小区。万峰湖一景。八卦田。习惯了蓝天白云,呼吸着略带泥土清香的空气,游惯了的山水田园,那各种风味小吃留香口齿,这一切,在黔西南生活...

烟雨董箐

烟雨董箐

董箐,由于修建电站筑坝而形成的9.55亿立方米人工湖,位于镇宁与贞丰两县交界的北盘江上,其上游为马马崖水电站,下游为龙滩水电站。董箐因电站而兴,也因电站而一夜成...

参与评论

他们说...

预订常见问题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
其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