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正文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

——《半山亭记》点读

时间:2023-08-01 作者:文/图 王定芳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时光回溯到一百七十五年前的农历七月十六(1848年8月14日)。在兴义府城(今安龙县城)东郊金星山半山上的一座亭子里,宾朋满座,吟诗赋对,笑语喧哗,觥筹交错,好生热闹。忽而,声停杯止,安然入静。人们在静静地围观一位孩童即席题写诗文,并不时浅声低吟:“万山辐凑,一水环潆,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收文搁笔,赞声起伏,语惊四座。

这篇诗文就是传颂至今的经典名作《半山亭记》,那位孩童便是兴义“神童”、晚清名臣张之洞。我们应当铭记人文兴义历史长河中,这个流光溢彩、神采飞扬的日子!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今天,以学生的情怀,点读《半山亭记》,依然为蕴藏在半山亭的故事之美、自然之美、思想之美、人文之美所折服。

《半山亭记》碑

太守之意

《半山亭记》正文包括标点符号及最后落款共993字,标准的千字美文。“记”在古代亦属常见文体,形于六朝,成于唐代,拓于宋时,盛于明清,主要是记载事物,通过叙事、写景、记人等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见解、情怀抱负,阐述观点,寄景抒情,托物言志。《半山亭记》所叙之事就是宾客宴聚,所写之景就是半山亭风光,所记之人就是时任兴义府知府、诗文多次提及的“太守”、张之洞父亲张瑛。

研读《半山亭记》,得先了解半山亭的由来和《半山亭记》诞生背景。故事之美,得把故事讲清楚,讲成典故。《半山亭记》第一自然段最后这句话足以概述之:“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

“穿绿阴,梯白石,禅房乍转,画槛微通,石壁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行走至金星山半山,穿过绿荫小道,踏踩白色石阶,转过幽静禅房,通过别致画栏,就能看见一座背靠石壁、三面凌空而建的茅亭,名叫半山亭。半山亭建于金星山之半山腰,故取名半山亭。《兴义府志》这样记载:“亭在半山,面临莲池,池广数亩,花开十里荷香,选胜之士咸登亭延赏。”这好理解,全国一些名叫“半山亭”的亭子,也是多依此规则而得。但仍然还叫半山亭且知名度最高的,可能当数安龙招堤的半山亭了!

安龙招堤金星山半山亭建于何时,《安龙县志》和诸多文章资料,均认为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大同小异的基本表述是:1848年,兴义府知府张锳见招堤年久失修,遂捐资将招堤加高五尺,于堤东海子遍植荷花,又在金星山上建了半山亭;亭建成,张锳大宴宾客,仿滕王阁轶事,邀请宾朋著文纪之。

但是,张之洞在《半山亭记》第二自然段开头则写道:“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郡,文风雅俗,焕然一新。”“常徘徊于此阁,以寄胜概,而亭未有焉。”“爰乃建亭于阁之东偏,古径半弯,危廊数转,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张锳为官勤政为民,政绩彰显。道光六年(1826)入黔做官,因善断案、严治盗、兴学育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升署兴义府知府。张锳到任第二年,便政绩初显,“文风雅俗,焕然一新”,这也合乎情理。古代文人为官,既勤于治理政务,也乐于寄情山水。张锳也不例外,工作之余,常徘徊于魁星阁,以寄托自己的德治情怀。身临半山,览景述怀,最佳境界就是驻足望远,直抒胸意。在此处建一亭不是更好吗?于是张锳决定在魁星阁的东面建亭,同时还修建了绕山一半的小道和几道廊房,说到做到,立说立行,不久就建成了,即是如今的样子。张锳父子皆是治学严谨之人,不可能将道光二十八年(1848)误述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也不应当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开工建造,时隔6年竣工落成,因为《半山亭记》中已经清晰写道“不崇朝而功成”。6年之长,岂是崇朝之短?再看张锳选址重修兴义府试院。他到任第一年,看到旧试院远离府城,破败不堪,士子就试,悉寓城中,往来艰辛,于是商议各方,决定就近择地新建兴义府试院。他自捐白银千两,又多方筹集资金,说干就干,第二年便建成。修建如此规模宏阔的兴义府试院,商议至建成用时2年,工期仅用半年,一座半山茅亭却得修建6年?这绝不是张锳的做事风格!

这里,是不是可以作一个探索式的设想——半山亭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开工建成,道光二十八年(1848)招堤加高巩固,海子遍植荷花,景观大为改善提升,半山亭中览胜,得景更多,见景更美。于是,张锳选了农历七月十六这个日子,在半山亭宴请嘉宾,邀群僚以翰墨记其胜?

说到张之洞的《半山亭记》,不得不提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大家都知道,《半山亭记》是仿《醉翁亭记》而撰的。虽然如此,但还是各有异同、各彰其法、各显千秋,《半山亭记》在文学表达、艺术思想上是有诸多新追求、新高地的。再说,《醉翁亭记》创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也是这一年被贬任安徽滁州太守的,时年38岁。而张之洞撰写《半山亭记》时年仅11岁,还是一名孩童,如果他没有下加油勤读的苦功,没有做博览群书之硬功,没有深谙《醉翁亭记》要义趣旨,是绝不可能写出《半山亭记》来的。《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四》记载:“(张之洞)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张之洞的学业进步很快,8岁读完四书五经,10岁开始习作诗文。一次,兴义府官学的一位老师要试试张之洞的诗文,自己先出一首古诗,命张之洞和之。古诗为李白的《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张之洞竟挥笔而就。诵道:‘幽燕杰士遍春秋,代有奇才如水流。长在兴义思故里,十龄未曾到沧州。’张锳知道后十分高兴,当即奖古砚1方,以资鼓励。”可以看出,童年张之洞确是有真才实学的,11岁仿《醉翁亭记》写《半山亭记》,就毋庸置疑、不足为奇了。

张之洞的《半山亭记》是仿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作,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已经形成的共识。这里,我们不妨来读读柳宗元的《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其中,也有不少似曾相识的句子句式。柳宗元写道:“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张之洞则曰:“盖天钟灵于是,必待太守以启之也。”《半山亭记》的第二自然段、最后自然段与《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的第三、四自然段相似度更高,甚至还有几乎相同的句子。柳宗元写:“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张之洞说:“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郡,文风雅俗,焕然一新,固常与民同乐者也。夫其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由是常徘徊于此阁,以寄胜概,而亭未有焉。”柳宗元又写:“迺塈迺涂,作我攸宇,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张之洞又说:“爰乃建亭于阁之东偏,古径半弯,危廊数转,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柳宗元再写:“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空山矣。”张之洞再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仅悬殊一个“于”字。就整个自然段对比而言,《半山亭记》虽多模仿,但句式有变化,表述在突破,内容更丰富,这就是可贵之处,不影响其文学艺术成就。

更何况,古人读书作文,多从仿写开始。苏东坡8岁多时,他的父亲苏洵就让他模仿欧阳修当高官后写给皇帝的谢恩文,苏东坡仿写出来后,苏洵十分高兴,指着其中的一些句子说:“这些句子,希望你以后能用上。”公元1056年春天,苏东坡和父亲、弟弟一起前往汴京参加科考,高中第二名。按照当时科场惯例,苏轼写了《谢欧阳内翰书》,答谢主考官、当时的“天下文坛盟主”欧阳修看完之后,情不自禁击节赞赏:“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谢欧阳内翰书》成了千古流传名篇,被选入《古文观止》,为后世读书人必读书目。张锳到任兴义知府第二年修半山亭,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或许其深受欧阳修和苏东坡父子典故的影响,因时因事而需,让仿欧阳修《醉翁亭记》而作《半山亭记》,还是有其文史渊源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本身就是古代良好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传承。可以说,《半山亭记》既模仿《醉翁亭记》,也模仿了《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是取二者之长并拓展深化而成,时代由远而近,字数逐渐增多,表现不断变化,内涵持续丰富,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守正创新。

钟灵于是

建亭之处,皆有自然美景。醉翁亭之美,呈现为“林壑尤美”“水声潺潺”“峰回路转”……兰亭之美,在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水”……爱晚亭之美,有诗为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陶然亭之美,意境入禅,“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那么,半山亭风光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衡阳半山亭,地处名岳衡山深处,长沙半山亭,位于岳麓山半间,景色自是不言而喻、不述亦美。那些虽是名人所写但现不知亭在何处、或许已不复存在的半山亭,又是何等之美?我们来看宋明时代四首题为《半山亭》的古诗: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苏轼(宋)

树杪苍崖路屈盘,半崖亭榭午犹寒。

平时举眼看山处,到此凭栏直下看。

——曾巩(宋)

云为衣履石为梯,白日青虚步可跻。

天近祗疑三界合,烟开浑见四方低。

寒松挂雪明前嶂,瀑水轰雷下别溪。

早晚台端捐佩去,诛茅来与道人栖。

——顾璘(明)

安龙半山亭建亭以来,也有以《半山亭》为题描绘其美景的古诗。在《兴义府志》和《安龙县志》可以查阅到以下两首:

鹭立清波对夕阳,山亭倒影浸池塘。

奇云莽莽凉风起,吹送荷花十里香。

——张桐(清)

万峰层迭翠成堆,红藕花香雨后开。

避客野鸥眠石畔,浣纱苗女坐山腰。

相逢蛱蝶寻芳去,又见晴蜓点水来。

一棹渔歌惊乍起,夕阳斜影照青苔。

——余厚墉(清)

从这些古诗中,无论是无名半山亭,还是安龙半山亭,半山亭之美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可综而简述为:山峻、水秀、风清、林荫、人影、禅静。这些均是天地灵气具象,在安龙半山亭集聚藏显,皆有体现。安龙半山亭可谓美不胜美、美中更美!这种美,可以“风光满眼”,仿如“天然画图”和“绝好景致”,更是“真雅趣”之半山之美!有镌刻在半山亭内这几幅楹联为证:“楼阁凌霄为高必藉丘陵势;风光满眼有象都成活泼机。(郡人钟鼎撰)”“天然画图是谁着意为者;绝好景致到此切莫负他。(郡人景方鑑撰)”“大地已翻新却喜阁亭同舟造;半山真雅趣还欣水国与为邻。(郡人颜其昌撰并书)”《兴义府志》也记其胜概“亭中极目则远山环拱,绿海澄波,景尤奇逸。”其实,张之洞《半山亭记》中一句诗文就讲得一清二楚:“盖天钟灵于是,必待太守以启之也。”钟灵,就是集中灵气。上苍将所有的天地灵气都集聚在安龙的半山亭,这是天意。《安龙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县人黄经纶撰写但未刻在半山亭内和招堤其他亭阁的这一楹联也是很好的补证:“亭阁甚玲珑,本龙山健气,迂左回右,迭荡十万重,到斯地造化天工成紫府;吾乡好结构,看乌蒙磅礴,由滇至黔,蜿蜒千余里,来此间集钟文秀显灵台。”安龙半山亭之美,综合了天下所有半山亭之美,是天下半山亭美的典范和标版。

——美之时趣。时,亦时空,既指时间也指空间。半山亭蕴藏在时空里的美景,体现在朝暮晴雨中,彰显在一年四季里。“若夫柳岸晓风,芦花残月,云腾碧嶂,日落深林者,亭之朝暮也。”早上的半山亭,“柳岸晓风”“云腾碧嶂”;傍晚的半山亭,“芦花残月”“日落深林”。晴天的半山亭,“沙明荷净,舞翠摇红,竞秀于汀沚”;雨天的半山亭,“柳眉烟锁,荷盖声喧,迷离于远岸”。“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月白风清,水落石出者,亭之四时也。”半山亭在一年四季,景色异美:春将“水绿波澄”,夏又“莲红香远”,秋则“月白风清”,冬必“水落石出”。半山亭朝暮晴雨、一年四季的景象,在孩童张之洞眼里,就是“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四时之景无穷”。同时,半山亭蕴藏在时间里的美景,既有“风清雨过”时“古树千红,澄潭一碧,落霞飞绮,凉月跳珠”的绝美大观,也有“夕阳在山”时“人影散乱”的兴尽忘归。《半山亭记》的第一自然段,最能阐述半山亭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的时空之美。远则是“万山辐凑,一水环潆,雉堞云罗,鳞原星布”的兴义府地,又近则有“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的招堤美景,再近则见“蒹葭苍苍”掩映中巍然“峙于岩畔”的魁星阁,更近则为“画槛微通,石壁一方”深处“欹斜于矶畔”的半山亭。这样的描述,用现代摄影摄像技术复原景观、配文演绎,一定是惊艳叹绝的国画精品和人间仙景。

——美之色韵。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说:“色彩是最好的象征,无需累赘的语言”。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将现实带入幻境,能够丰富审美张力和表现内涵。在自然界中,不同色彩的机缘调配,能焕发出一种美轮美奂的韵味,让人的心态链接着物的色韵,萌发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意境。“城东北隅,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者,招堤也。”高耸入云的碧峰,烟雾缭绕的青柳,倒映水中的红桥,三色一体,描绘招堤之胜景。“穿绿阴,梯白石,禅房乍转,画槛微通,石壁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绿荫小径、白色石梯,现加上轩前的“翠萝红蓼”,四色纷呈,抒写半山亭之禅静。“每当风清雨过,岩壑澄鲜,凭栏远眺,则有古树千红,澄潭一碧,落霞飞绮,凉月跳珠,此则半山亭之大观也。”半山亭最美的景观是在深夏临秋时节的风清雨过之后,一片粉红的荷花,一汪澄碧池水,几缕烈红的晚霞,洁白月色映照下荷叶上跃动的水珠,有热情的粉红、清悠的澄碧、火热的烈红、冷凉的洁白,还有安静绽放的荷花、临风不惊的池水、徐徐西坠的红日、冉冉升起的白月。此时此景,如若伫立半山亭中览胜,定然有一番感慨:物有动静冷暖,人有悲欢离合!《半山亭记》中,如此色韵之美,还有不少。写半山亭的秀美,“烟光挹翠,竹影分青”,二色入笔,美有其中;写半山亭一年四季之美特别是春、夏、秋,分别是“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月白风清”,春绿、夏红、秋白,各取一色,精彩万分;写半山亭游客乐趣,则是“一蓑荷碧,采莲舟去,双桨摇红,渔唱绿杨,樵歌黄叶,往来不绝”,碧红绿黄四色铺叙,流连忘返跃然纸上。

——美之数理。中国先哲非常关注数理之学,在数字的组合演绎中,蕴藏着天地大道、万物规律、人生哲理。将之用于文学创作,用来描景状物,能产生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大美。《半山亭记》开篇就是“万山辐凑,一水环潆”,“万山一水”,聊聊数语,几笔便勾画了当时兴义府城的自然壮美。接着,又用“石壁一方,茅亭三面”描绘了半山亭“一方三面”独特的地理状观。如果是“茅亭四面”,而无“石壁一方”,这座亭就不能称之为半山亭,它的美也似乎有些平淡无奇。“一”和“万”,数之两端,辩证守望,看似远如天涯,实则近犹咫尺。“一”与“三”,“二”相间,紧相连。数数,一二三……永远数不完。怎么办?智慧的老子先生给了我们锦囊妙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们数数,顺则吉,逆则凶,所以我们不怕“一万”,最怕“万一”。“三”是一道坎,所以事不过三、重要的事情只说三遍。再看:“烟云万状,锦绣千重,早已毕具于目前”,“万状千重”就是半山亭全部景象的数字浓缩;“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千重万顷”就是半山亭早晚景色变幻的数字密码;“古树千红,澄潭一碧”,“千红一碧”就是半山亭千里挑一的景观……作为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半山亭记》中的一、三、千、万等皆为虚指,半山亭之半当是实数,数字虚实融合、巧妙运用,让半山亭之美从自然上升到辩证,实属哲思之美。

乐民之乐

“乐”是《半山亭记》中的高频词、中心词,全文有9句带“乐”字的诗文,“乐”字共出现了12次。按出现先后顺序分别是:“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郡,文风雅俗,焕然一新,固常与民同乐者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四时之景无穷,而亭之可乐,亦与为无穷也。”“至若把钓人来,一蓑荷碧,采莲舟去,双桨摇红,渔唱绿杨,樵歌黄叶,往来不绝者,人之乐也。”“鹭眠荻屿,鱼戏莲房,或翔或集者,物之乐也。”“题诗励士,把酒劝农,四境安恬,五谷垂颖者,则太守之真乐也。”“是则知其乐,而不知太守之乐者,禽鸟也。”“知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民之乐者,众人也。”“乐民之乐,而能与人、物同之者,太守也。”“为此亭也,则胜迹不令就荒,名花俱能见赏,凡夫出尘拔萃,必无沉滞而不彰矣,所以谓之与民同乐也。”

所述之乐,有“人之乐”“物之乐”“太守之乐”“亭之可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等。这些“乐”,都充分体现了一种浓浓的民生情怀和深深的民本思想。

这种民生情怀是属于文章主人公、太守张锳的。古往今来,没有民生情怀的官员是不称职的。清代亦官亦文亦书画的郑板桥一首《墨竹图题诗》,可以说是官员民生情怀最生动形象的写照:“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遭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说《墨竹图题诗》是借竹抒怀,那么《半山亭记》则是以乐点题。但凡乐,皆是人之所需、心之所求,谁都没有理由拒绝快乐。当然,乐也得讲方法、讲情操、讲境界。为谁而乐,是认识;与谁同乐,是情操;乐谁之乐,是境界。张锳以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示范。《半山亭记》中,无论是“人之乐”“物之乐”“亭之可乐”,还是“与民同乐”“乐民之乐”,核心还是“太守之乐”,本质就是为民而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那个“谁”,就是“民”,这难道不是一种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民生情怀吗?

张锳1841年到任兴义府知府,先考察调研、熟悉府情、谋划发展,第二年便付诸行动,抓具体、抓落实,保民生、促发展。1842年,张锳建成兴义府试院、半山亭,建义仓9间、幼孤屋3间,防备灾荒、抚爱幼孤,雇工扩修兴义府入粤道路七十余里。到任之初增修兴义府城西、南二门及拱极亭,道光二十八年(1848)拓修兴义府城西便门,咸丰四年(1854)再修兴义府城墙。同时,在兴义府城兴建珠泉书院,利用兴义府试院结余资金分别在普安、册亨建盘水书院、册亨书院。还有培招堤、修府志、建明十八先生祠等等。张锳任兴义府知府14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政绩多、成效显、口碑好。《修兴义府南路碑》中这样写道:“观察张公治郡有年,建试院、修书院、严课试、增经费、培招堤、开水道,种种实政,昭人耳目。”当时的府城官民对张锳的评价还是客观实际的。这些政绩,所作所为所成,于民为民利民。为官有道,则自得其乐。经年的治政实践,渐渐形成了张锳的民生理念:“其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为官为民,政德之本;为政以德,取信于民;政通人和,心安民乐。张锳是一个真正成功的官员,为政之余,常徘徊寄情辖区山水,观赏“一蓑荷碧,采莲舟去,双桨摇红,渔唱绿杨,樵歌黄叶,往来不绝”的“人之乐”,感悟“鹭眠荻屿,鱼戏莲房,或翔或集”的“物之乐”,体验“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四时之景无穷”的“亭之可乐”,拓展到“与民同乐”,升华为“乐民之乐”,以至于“能与人、物同之”的“太守之乐”。为政以德民为本,最高的境界、最大的格局,应当就是“与民同乐”“乐民之乐”了!其实,张锳到任兴义府知府之初,修缮兴义府公署并亲为府署大堂题写的这幅对联,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四境风恬,官好不如民寡讼;一庭日永,公余惟课子温书。”

《半山亭记》虽然抒写的是张锳的民生情怀,但是我们看到孩童时期的张之洞,心中已经萌生出了民本思想的种子。

如以“乐”为主题词,最精辟的概述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曾经这样说“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张之洞从父亲大人言传身教中看到的是“与民同乐”“乐民之乐”。他还专门以半山亭为例,阐述了什么是“与民同乐”。“为此亭也,则胜迹不令就荒,名花俱能见赏,凡夫出尘拔萃,必无沉滞而不彰矣,所以谓之与民同乐也”,见人见事见物,具体形象,更易理解。张锳在自然界发现了美,不能自己独享,他要在发现美的地方修亭阁,建平台,让广大民众都能到此览胜赏景,乐在其中。这不就是美美与共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美美与共,是为官者的民生观、政绩观、社会观的理性阐述和执政追求!

少年张之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便轮廓初显、日渐清晰。古代读书人,所向往的并不仅局限于学而优则仕和当官发财、荣宗耀祖,价值追求还是立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何况,有些事情就是那么神奇与机巧,抑或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契合。王阳明11岁时,就在思考“何为第一等事”的人生大问题。一天上课时,他突然站起来向先生提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何为第一等事?”他不满意先生给出“惟读书登第耳”的答案,然后抛出了自己的思考:“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就是说,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之人。回到家,面对父亲王华“汝欲做圣贤耶”的冷笑,他大声回答,自己就是要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无论是王阳明,还是张之洞,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无怪乎就是左丘明所倡导“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三不朽”人生境界。张之洞孩童时期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美美与共的民本思想种子,历经后来一生政治风雨的沐浴洗礼,在晚清大地上长成了参天大树,在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也最终为自己赢得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完美人生。

因人而彰

名篇藏名句,名亭因名人。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记住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让我们记住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让我们记住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我们记住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兰亭,因相传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种兰于此得名,又因东晋书圣王義之酒后即兴写下《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

照此类推,《半山亭记》也当列名篇,半山亭也当属名亭。其中的名句首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名人就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张之洞。名篇名句名亭名人,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象呈现,也是一种历史事实和文化载体,具有一种人文之美的价值涵义。

这既是传承、发展,也是深化、拓展,不影响《半山亭记》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

人文,顾名思义,前提是文,核心是人,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人文中的人,是有文化情怀和思想抱负的人,并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更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得因人而彰、因文而显、因事而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育形成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文思想。这也就是张之洞《半山亭记》其人、其文、其事,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

责任编辑    吴吉

二审  戴宏瑶

三审  彭原清


相关阅读
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

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

黔西南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喀斯特峡谷、峰林、天坑、溶洞等景观在这里富集,地下黄金储量大,被命名为"中国金州",高品位观赏石多,有&q...

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

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

北盘江风光。北盘江风光。北盘江一行,我们与友人各有收获。玉林写了一篇散文,春生写了一篇游记,龙成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而我,收获了一首诗:依水孕育恒古梦,造湖光照牂...

黔西南,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

黔西南,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

实习记者 聂珊珊依山傍水的美丽小区。万峰湖一景。八卦田。习惯了蓝天白云,呼吸着略带泥土清香的空气,游惯了的山水田园,那各种风味小吃留香口齿,这一切,在黔西南生活...

烟雨董箐

烟雨董箐

董箐,由于修建电站筑坝而形成的9.55亿立方米人工湖,位于镇宁与贞丰两县交界的北盘江上,其上游为马马崖水电站,下游为龙滩水电站。董箐因电站而兴,也因电站而一夜成...

参与评论

他们说...

预订常见问题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
其它问题